一颗颗直径不足头发丝一半的玻璃珠,一半被涂上铝,有铝的半边整齐地被固定在布上,再覆盖透明胶,这就是简易版的反光布制作流程。方远集团创办了国内首家反光布生产企业,并以创新成了业内“领头羊”。
浅红色长方形路面砖,搭配灰色的砖块,铺砌出平整漂亮的路面。这些地板砖是粉煤灰和污泥等废弃物制成的,透水性良好,即便台风天气,路面也不会积水打滑。把污泥做成环保建材,是方远集团的一大创新亮点。
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闻名的方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工业制造业方面也有所专长。集团下属的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创新出特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创新,造就实力
夜晚,在高速公路行驶,相距一公里的指示牌,经灯光一照,上面的文字和符号清晰可见。这样的视觉效果,归功于反光材料。“夜视丽”开了国内反光材料制造先河。
方远集团副总裁、浙江方远夜视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葛群力说,公司从1994年成立时就瞄准国际技术前沿。18年间,“夜视丽”靠不断创新,成了紧随美国3M公司之后的国际品牌。在国内业界,“夜视丽”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使用反光材料,但市场和技术为国外垄断,每平方米价格高达两三百元。“夜视丽”在国内市场、技术都是空白的情况下,顶着与国外大公司竞争的巨大压力,毅然进军反光材料行业,填补了国内空白。“夜视丽”产品一上市,外国的反光膜产品只好降价。
在与国际大公司的较量中,“夜视丽”的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该公司自行研发的主导产品反光膜制品,曾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列入省首批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靠过硬的品质,“夜视丽”打响了品牌,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三家通过欧美认证并取得政府采购资格的反光材料生产企业。
前段时间,一位丹麦客商辗转来到“夜视丽”,要求订购反光材料。公司因为其要求过于苛刻和订购数量不多等原因,一开始不愿接这个单子。这位客商原本订了当天下午的火车票,见“夜视丽”不接订单,干脆把火车票退掉,“赖”着不走,直到谈妥订单为止。
葛群力说,公司的创新动力,一是源于客户的个性要求,一是紧跟国际大公司研发前沿。
与传统的玻璃微珠反光材料相比,“微棱镜反光膜”更有市场前景。这种微棱镜反光材料,对棱镜的雕刻、分布都有特别要求,其反光性能更优良。“夜视丽”成功研制了这种新型材料,随之也遭到国外企业的市场打压。原本300多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愣是降到100多元每平方米。葛群力笑说:“我们变成了搅动市场的那条鲶鱼。”
在国内市场,“夜视丽”很少参与同行的价格战,而是在研发上早一步,在技术上高一截,在质量上求过硬。今年初,公司更新了两条生产线,下个月还将更新两条生产线。
依靠自主创新,“夜视丽”不断书写着业界传奇:2003年时反光布的品质与3M公司相当,2005年时玻璃微珠品质超过美国3M公司,高强级、工程级反光膜能与日本恩希爱公司相当。公司是继美国3M公司之后,全球第二家掌握“微棱镜反光膜”技术的企业。2010年阻燃反光布开始投放市场,再次打破了3M公司的垄断。
特色,打出品牌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发电厂的粉煤灰,曾是让人头痛的废弃物。如今,这些废物成了浙江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原料,不但变废为宝,生产的建材还是绿色环保的。
浙江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祥洲说,公司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角度,以河道污(淤)泥、打桩污泥和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主辅原料,生产陶粒及制品。 前几年,台州市污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常为生物污泥的处置发愁。方远建材投资9000万元建起一条年产10万立方米陶粒生产线,以及两条年产10万立方米的陶粒混凝土多孔砖生产线后,污水处理公司的难题彻底解决了。
每年,方远建材可消耗市区污泥(含水85%)约10万吨、河道(建筑)干淤泥4万吨、粉煤灰1.5万吨、尾矿石屑3万吨。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每天产生约200吨生物污泥,如今实现日产日清。
目前,方远建材是中国生产规模最大的陶粒及陶粒混凝土多孔砖生产企业。公司在技术和设备上走在国内前列,在国内首次采用年产10万立方米双筒回转窑、选用3行星式轮碾机造粒、采用节能型干馏式煤气发生炉,每年可节约标煤2880吨。
公司还依靠技改实现生产节能。一开始,公司把煤烧成煤气作烧制陶粒的燃料,后来改用稻糠作燃料。据技术人员测算,改换燃料后,陶粒产量提高了30%,能耗降低20%至30%。
陶粒是一种新型节能建材,以其为材料配制的陶粒混凝土多孔砖,用在墙体工程上,减轻墙体自重70%,工程造价降低5%至25%。前不久,公司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得到国家20万元的项目补助,占全市项目补助资金的40%。2010年该公司共获得省、市、区三级财政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
技术创新是方远建材打响品牌的关键。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项、实用型专利18项,并正积极申报省级技术研究研发中心。
眼下,公司投资2000万元引进德国设备建设的年产20万吨干混泥浆生产线已经投产。一个投用1600万元资金的污泥涵管输送系统,正在紧张安装中,预计年底可投用。(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