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为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方远建设集团董事长陈方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的带领下,方远集团发展成为台州市建筑业、房地产业的行业龙头,也逐步走向了对地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全面参与。
据不完全统计,方远集团目前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农村建设的资金总额已达近亿元。今年7月,方远集团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企业”,成为我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海门街道吴叶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缺乏经济工作经验,想要发展经济无从下手。陈方春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决定把建设村级道路作为对吴叶村支持的起点。2006年5月,方远集团出资50余万元修成了吴叶村第一条水泥道路,并帮助规划建设了村办公楼和村文化活动中心,使吴叶村的面貌大大改观。
上世纪80年代,当方远还是一个乡村工程队时,方远就坚持从企业微薄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援农村的各项建设。随着企业的发展,方远从全额资助一个乡30余名退休村干部的养老金,到每年出资扶助20多个地方老人协会建设,再到援建乡村公共设施,资助额从每次几万元、几十万元一直增加到了数百万元。在方远的办公楼里,时常有一些乡亲会顺路“打扰”陈方春,拉着他聊几句家常,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大灾大难面前,方远人更是义不容辞。去年5月15日,陈方春把一个沉甸甸的纸袋交到市政协副主席、市慈善总会会长张锦鸣的手上。纸袋里是20多万元的现金,是方远集团1500多名员工自发为地震灾区募捐的。当时,这是市慈善总会收到的最大的一笔员工捐款。
今年9月3日,一批1577件、价值10多万元的“爱心校服”运抵四川省青川县沙州镇。当晚,沙州的中小学生第一次穿上了校服。之前,市援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得知沙州中小学的孩子没有校服穿,便与市慈善总会取得联系,得到了方远集团的积极响应,出资为沙州中小学的孩子们每人订做了一套新校服。
方远人认为,企业持续的社会贡献与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这样的理念下,市区第一个“钱江杯”、第一个国家“鲁班奖”、第一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都被方远收入囊中。用陈方春的话说,企业取得健康优质发展,就能提高企业在提供产品、扩大就业、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回报社会等方面的贡献度。
方远集团在30年发展历程中,先后出资逾千万元,参与创设了台州文化发展基金、台州市慈善基金、椒江区慈善基金、大陈岛垦荒队员扶助基金、“台州乱弹”抢救保护基金、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台州执行部),而在助困、助学、助医、助残、赈灾等慈善事业中,方远更是慷慨解囊。
点评: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不单看实现的利润,还要包括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便是企业实现社会贡献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树立企业外在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塑造并展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方远集团所展现的公益理念,显现的不仅是企业展开慈善公益活动的能力,更是长期关注、持续支持所体现出来的“恒心”。正是有了这样的“恒心”,才能为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最多的援助。 |